短期美国失业率高企,美元维持弱势震荡,外部系统性风险或出现在二季度末QE2的结束后。
--一个更加公正、透明、高效的资本市场将在中国经济构筑自主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中国资本市场的每一步发展进步,都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
这是经济的缩影——上市公司从上交所的8家和深交所的5家增加到2026家,股市累计融资约6万亿元,股市洗礼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新兴加转轨,发展谋创新。有人说如果叫交易所,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旧上海的证券交易所,就意味着资本主义,就很可能批不下来。……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为资本市场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资本市场步入改革发展的快车道。
工商银行副行长李晓鹏如是说。2001年至2009年,公司净利润8年增长了13.5倍,其稳定的经营业绩、定制化服务战略布局的构想,不仅使其成为中国股市长期以来的高价股,还成为引导市场价值投资的风向标。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室副主任徐勇16日在2010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做报告时说,十二五期间,围绕国家需求、地质找矿突破需要解决重大地质问题以及国土资源管理需要,我国将统筹考虑中央出资开展的各类地质调查工作,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和区域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开展我国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在南黄海、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等重点海域开展油气资源概查。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圈定地质找矿靶区1500处,新发现铀、铁、铜、铝等矿产地500处,并引导社会资金跟进勘查。十二五期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将以铁、铜、铝、钾盐等为主攻矿种,围绕天山、昆仑、冈底斯、西南三江、大兴安岭、长江中下游等19个重点成矿区带,开展基础性地质调查和区域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以及攻关示范工作(包括青藏专项和新疆358项目)。加强地质灾害高发区详细调查和预警预报。
加强主要流域和重要经济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国家将重点开展新区、新层位油气基础地质调查,西部聚煤区和南方缺煤区煤炭调查评价,北方砂岩型和南方硬岩型铀矿调查评价,陆域永久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评价。
同时还将完成锰、镍、锡、铬、钼等12个重要矿种的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系统开展重点成矿区带、重要经济区、重大工程建设区、重大地质问题区和海岸带的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作。徐勇说,十二五期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将围绕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重要经济区、城市群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开展基础地质、地质环境调查研究与评价系统开展重点成矿区带、重要经济区、重大工程建设区、重大地质问题区和海岸带的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作。
十二五期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将以铁、铜、铝、钾盐等为主攻矿种,围绕天山、昆仑、冈底斯、西南三江、大兴安岭、长江中下游等19个重点成矿区带,开展基础性地质调查和区域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以及攻关示范工作(包括青藏专项和新疆358项目)。加强主要流域和重要经济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同时还将完成锰、镍、锡、铬、钼等12个重要矿种的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徐勇说,十二五期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将围绕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重要经济区、城市群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区,开展基础地质、地质环境调查研究与评价。
在我国管辖海域,将开展全海域1 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重点区域1 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室副主任徐勇16日在2010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做报告时说,十二五期间,围绕国家需求、地质找矿突破需要解决重大地质问题以及国土资源管理需要,我国将统筹考虑中央出资开展的各类地质调查工作,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和区域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圈定地质找矿靶区1500处,新发现铀、铁、铜、铝等矿产地500处,并引导社会资金跟进勘查。开展我国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在南黄海、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等重点海域开展油气资源概查。
国家将重点开展新区、新层位油气基础地质调查,西部聚煤区和南方缺煤区煤炭调查评价,北方砂岩型和南方硬岩型铀矿调查评价,陆域永久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评价。加强地质灾害高发区详细调查和预警预报其中进口额、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49.5%、47.7%。铁矿石进口4.58亿吨,同比下降2.5%。汪民说,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大力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原油进口1.91亿吨,同比增长24.1%。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16日在2010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中国政府全面实施一揽子计划,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世界经济提供了强劲增长动力。
中国矿业将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明显恢复,煤炭采选业投资继续高涨,其他矿产采选业投资稳定增长。
煤炭进口1.22亿吨,同比增长42.2%。汪民说,今年1至8月,全国采矿业投资5299.8亿元,同比增长20.3%。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固体矿产勘查投入270亿元,同比增长20%。在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下,高耗能行业投资增势持续减缓。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走绿色矿业之路。坚持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并举,首先立足国内。
新华网天津11月16日电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政策推动下,我国矿业经济迅速企稳,尤其是油气煤等能源开采开始较快增长,而高耗能行业投资增势持续减缓。1-9月,全国矿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5237.77亿美元,同比增长48.9%,占对外贸易总额的1/4。
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中国矿产品市场明显活跃,矿业经济迅速回稳并保持较快增长,对全球矿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带来了积极影响。今年能源产品进口大幅增加,有色金属贸易放缓
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能源署还预测,原油价格将从2009年的每桶60美元上升到2035年的113美元。
不过,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昨日也在报告中强调,由于人口基数大,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仍然很低,目前只有经合组织国家人均能源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对此,国家能源局回应,此数据不可信。报告称,2000年中国的能源使用量仅为美国的一半左右,但2008年时,中国能源消费量比上世纪90年代的能源总消费量上升了超过四倍。这已是该机构自7月以来再度表达这一观点。
该机构表示,中国的能源消费量在2035年时将从现在的17%上升至22%,依然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即使到2035年,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也只有经合国家的三分之二。
中国能源网讯 据新京报消息,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2010年《世界能源展望》,称中国在2009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家,并表示到2035年,中国占世界能源的需求将超过需求总量的五分之一,继续成为全球能源消费的领跑者。今年7月,该机构就曾称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
国际能源署的成员多为OECD国家,目前中国仍不是该组织的会员。报告称,2009年中国消费了22.52亿吨油当量,较美国高出约4%,美国消费了21.7亿吨油当量。